教你用目测判断游泳池水质
怎样的游泳池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呢?福州市卫生局相关人士表示,按照相关规定,所有对外开放的泳池,每天必须公布相关测试数据,包括水温、PH值、余氯浓度、投放消毒药情况、循环水次数或新注入水量。
该相关人士还称,余氯含量的国家卫生标准(余氯浓度:0.3-0.5mg/L,PH值:6.5-8.5)。余氯值偏低或者没有,达不到消毒效果;偏高则会对人体皮肤、黏膜造成刺激,可能是工作人员投放消毒剂时没有掌握好度。
宝力豪健身俱乐部高级会籍经理傅翔也表示,“我们每天都会在泳池进口的明显位置,公布每天泳池的相关数据,如水温、水质、PH值、余氯含量等。”在去游泳池时,可以多关注这些数据,提高健康防护意识。
傅翔还表示,“去泳池游泳的人素质良莠不齐,有些人不自觉,的确会存在泳池尿素问题,但只要真正让水循环起来,就不成问题。我们这里的游泳用水实现了24小时循环水,隔天消毒一次,水质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,而且相关的定时防疫检测程序也都完善。另外,福州的某些高端私人会所泳池,采用最新的设备,24小时循环过滤,24小时消毒,消毒药水直接投放在机器里,水质将更好。”
对于水质问题,傅翔告诉记者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:“一条标准的25米泳道,如果站在泳道侧面,能清楚地看到第三条泳道的黑线,或者是从泳道头能清楚看见尾部的黑线,这都可以算是初步判断泳池水质干净的一个标准。此外,可留意泳池底部,或泳池旁边的出水口,看是否有水源源不断进出的现象。如果有,则说明其水循环消毒装置在正常运作,可放心游泳。”
游泳教练至少要拥有“两证”
除了水质这一“硬标准”外,另外一个让人担心的就是教练员的资质及能力。按照规定,在经营性游泳场馆工作的游泳教练员必须持有“国家游泳教练资格证书”以及“救生证”,然而日前有媒体报道,在福州的部分泳池,这一点往往难以保证。